在清华的第七年

在清华的第七年

又是一年新同学报道,昨晚看到对同时考进航院的双胞胎兄弟的采访,看到他们青涩的脸庞,和对学习、科研和工作那么单纯简单的图像,以及那样积极的好情绪,给我一种复杂的感觉..

我想起了2017年我高考的时候,我还记得很清楚,是2017年6月24号晚上查成绩。不过查成绩的前一周清华招生组就跟我说,领军计划给我降了20分,所以当天虽然有些忐忑,但基本上还是觉得是没什么问题的。晚上查完了成绩,家里人告诉我成绩是678分,忘记了那时候是什么感觉,可能是觉得突然松了一口气吧,这三年的折磨终于要结束了。爷爷平时本来睡得很早,那天也一直陪我到半夜,听到我的成绩够了清华,一个人坐在沙发旁边擦眼泪,告诉我以后要好好学习和工作。

第二天我从小城镇的爷爷家,坐车回到了哈尔滨,办了些后续的手续。我高兴轻松了一段时间,然后因为性格使然,又开始陷入焦虑的情绪。3km能不能及格.. presentation会紧张得浑身发抖怎么办.. 不敢与人交流怎么办.. 微积分能不能够学懂.. 被同学碾压怎么办.. 会不会挂科到被退学.. 不过大部分情况下还好,毕竟高中三年的折磨结束了,这种轻松还是可以冲淡很多焦虑的。白天有时候去上上雅思的课程,更多的时候和那时的小女友出去逛逛街,还算是比较轻松。

到了清华报到,突然来到了这么大的校园,心里感觉非常忐忑,感觉所有的行为都不那么自然。拖着个小行李箱来到航院迎接新生的摊子前面,看着那时一脸轻松的学长和学姐,我非但没感到情绪缓和,反而觉得他们的轻松有一种戏谑的情绪在。这种感觉是因为那时太过于敏感和自卑了,别人只要稍微流露出一点点情绪,就会怀疑别人是不是在嘲笑自己。之后大概是新生见面会,见面会第一个事情是年级里每个人站起来做一句简短的自我介绍。我记得快要轮到我的时候,心脏跳得不行,紧张的不得了。之后就是军训,各种团建、展示自己的活动,我也感觉非常难受和不自然。

不过Anyway,军训总算是结束了,接下来就要正式上课了。我选了一个美国人开的英语课,这个课每堂都是纯英语上课,大家一起针对某个问题,发表一些意见和讨论。我那时的听力和口语都不好,也不敢站起来发表些观点。讨论到constitution和democracy,我也完全不知道那是什么意思。问身边的女生,她告诉我这叫民主。我记得有一次被点到站起来发言的时候,自己弄混了suitable和situation的发音,大家都自然地笑了起来,但我那时总觉得这是一种耻辱。还记得期中是要做一个Pre,提前两周我就开始准备了,把每一句话都写好,然后每天吃饭、骑车得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在心里念起来。一想到自己要上台做pre时的情景,就又感到十分紧张,每天在知乎和其他的平台上搜索如何克服pre的紧张。到了期末的时候,小组合作做一个作业,是拍一个视频,最后需要有人去做一个字幕。我说我有些时间就我来做吧,有一个女孩子说到你竟然还有时间,我们都忙的不行。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复,但总有种和这个园子格格不入的感觉。那时我只觉得大家都有自己在做的事情,好像自己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。现在再回去想一想,其实大家都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,但都会用做很多事来让自己忙起来,让自己的生活看起来过得很充实,作为在清华这个地方保护自己的手段。

这个英语课给我印象很深,其他的比如微积分课程,老师在前面讲什么我总是听得似懂非懂,身边有人在睡觉,也有人在认真地记笔记,也有人已经学过这些东西,开始写作业或者做些其他的事情了。拿到当天的作业,发现自己完全不会做,其他同学已经开始在讨论解法的时候,总会让我心里有种被堵住的感觉,后背开始出汗,感觉自己各方面都落下了,不知道应该怎么做。在清华的大一,我没有获得过任何鼓励和正反馈,对学校和未来的图像也没有基本的认识,好像一个盲人在一个恐怖的环境中只摸到了大象的腿,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什么,每天都是在焦虑和煎熬中度过的。老师们讲课不知所云,同学们之间彼此凝视和竞争,领导们天天在讲清华的宏观发展,对学生不屑一顾,自己身处在这种环境里,

“何必用烤架呢,他人即地狱!”

之后有的同学去做社工、有的同学去做科研,各式各样的活动,我不知道我该做什么,但是总觉得如果不做什么,就是与大家格格不入,所以大部分人在做什么,我也尽量要去跟着做。加了航院的紫荆支队,收收废纸,我也不知道这个事情对我有什么用处。但看着自信满满的队长,一脸认真急促敲着自己屏幕的学姐,总是胡乱地安慰自己,或许这会提升我的能力吧。现在我再想一想,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的事情主要就是,

“学校就是这样一个地方:在学校里,我们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,就是‘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’这一真理。”

加了社工,做了SRT,每天去赶着上那些课程,好像终于开始忙起来了,和园子里大部分人的状态一样了,这种融入集体的感觉给我一种安全感。虽然我不知道以后我要做什么,不知道我每天忙的这些东西到底有什么用,但和大家一样,至少看起来过得充实了很多,也就没有去多想这些事情的意义,反正做完他们我已经精疲力尽了。虽然喜欢读村上的书,向往书中主人公的生活,但是那时的心理还没有强大到能够承受这些的程度。

感觉写得像忏悔录.. 不过后来也在慢慢改变,在 写在第100篇文章 里也写到过一些,

大二从Komiya老师那里回来,慢慢不再主要为了“防止溺水”和竞争去学习一些东西,每天晚上读一读Fluent Python,记录学习笔记,感到每天都是在为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学习,也不太在乎是不是对以后有用,反而很多事情又变得顺利许多。

真正有了自己想做的,喜欢的事情以后,逐渐发现环境和其他人给我的压力和对我的影响越来越小了。我练习一辈子空手道也比不上专业选手,写的仿真程序怎么也比不上在CS领域多年的程序员,不过提供乐趣的不再是内卷过其他人,在其他人的凝视中获得意义,而变成做事情本身了。接触了更多以后,也发现实际上像看起来那么好的东西是不存在的,不论是什么看起来高科技的公司,还是学识渊博的教授。以前的时候到一个新地方或者遇到一个新接触的人,总会经历三个阶段,最开始感觉一切都这么高端和光鲜,心中有些忐忑和畏惧,自卑的心情为主;后来发现这里也就这样,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呀,讽刺厌倦的心情为主;最后发现这个地方走到今天这一步,也一定是满足客观规律的。做得好的,是之前一步一步摸索积累出来的,也不是一步到达这么高的位置;做得不好的,也大多是因为种种客观原因的拖累,也已经是尽力走到了这一步的。实事求是地看待这些事情,最后发现大家其实都没什么区别,对于接触新的环境和人,也就不再有那么多或幻想或鄙夷了,反而可能会有一种共同在这个世界上活下去的怜悯的情绪。

假如让现在的我重新回到大一.. 我想我会利用业余时间还是去做空手道的练习,但是把上课、社工一类的事情都放低,用自己的精力去开发和维护一个开源项目,enjoy在构建自己事情的过程中,学习和创造的快乐。不再需要用看起来和大家一样,看起来很忙来带给自己安全感了,也不再需要和他人比较来定义自己的位置了。我固然有很多自由和其他的选择,但就像齐泽克所说的,真正自由的决定并非有意识的决定,真正的自由是你在不能选择的时候,就已经做出了选择。我想这是我在清华度过这几年以后最大的改变。